24小时咨询热线;15030958587 

  • 付工水利 质量第一
  • 付工水利 质量第一
  • 付工水利,质量第一
  • 付工水利  质量第一
  • 付工水利质量第一
  • 付工水利  质量第一
全站信息检索: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新闻动态

白鹤滩水电站:向杭州亚运会场馆提供100%绿电

作者:  来源:   更新时间:2023-10-16  阅读数:435
“金沙自古不通舟,水急天高一望愁。何日天人开一线,联樯衔尾往来游。”这首镌刻在白鹤滩绝壁上的古诗,寄托了几代人开发金沙江的夙愿。如今,随着2022年12月20日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这样的历史被改写,这一美好夙愿变成现实。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展开对金沙江水利开发的研究。1990年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提出了金沙江梯级电站开发方案,白鹤滩就名列其中。
70年,弹指一挥间。
如今,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交界的金沙江上,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已见证和创造金沙江的千年巨变,展现中国力度的万钧之势。

中国三峡集团 供图
“拥有多项世界第一”
沿着高峡出平湖的万顷碧波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将金沙江一分为二的巨型建筑——白鹤滩大坝。
大坝是水电站枢纽工程的核心建筑物,承担着挡水与泄洪的重要任务。
白鹤滩大坝为300米级特高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289米,坝顶弧长709米,坝顶宽度14米,共计31个坝段。
坝身布置有6个导流底孔、7个泄洪深孔和6个泄洪表孔。
白鹤滩大坝主体混凝土浇筑总量逾800万立方米,相当于24个迪拜塔的混凝土使用量。这座巨型建筑,创下了多项世界纪录:300米级高拱坝抗震参数居世界第一;全球首次在300米级高拱坝全坝使用低热水泥混凝土;大坝承受总水推力达1650万吨,居世界第二;拱坝坝高289米,居世界第三。枢纽最大泄洪流量达42348立方米每秒(6分钟能装满一个西湖),泄洪功率达90000兆瓦。
从2017年4月开始浇筑第一仓混凝土,到2021年5月底全线浇筑到顶,白鹤滩建设者历经1510天昼夜不停的接力施工,最终建成世界首座无缝精品大坝,实现世界坝工建造奇迹。
浇筑白鹤滩大坝,共使用了803万立方米混凝土。材料,是构成无缝大坝奇迹的基础之一。
白鹤滩大坝使用了一种名为低热水泥的材料,它能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最高温度,提高混凝土抗裂安全能力。
白鹤滩建设部副主任陈文夫说道,白鹤滩大坝建设秉承“千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研发一系列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建成了精品无缝大坝,大坝所有封口滴水不漏,白鹤滩大坝也成为当今世界最好的大坝,没有之一。
“为检查坝体的整体性及混凝土的密实性,在2023年4月12日取出直径245毫米,长37.74米的长芯,迄今为止,质量第一、全球第一。”陈文夫介绍说,芯样完整、光滑、密实、层间结构良好,大坝的均匀性和密实性良好,再创世界新纪录。
除此之外,白鹤滩大坝的抗震参数设计也是全球第一,陈文夫介绍,白鹤滩大坝可以抵抗9级以上的地震,如果汶川地震发生在大坝一公里以外,大坝也可巍然屹立。
白鹤滩地下厂房长438米,宽34米、高88.7米,是世界上已建水电工程中跨度最大的地下厂房,厂房布置的道路达到217公里,厂房地下运行工程是世界第一。
白鹤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众多,空间交叉,平面相邻,最多时100多个工作面同时作业,一旦支护不及时跟进,就会发生塌方,甚至造成重大安全事故。为避免洞室开挖过程中出现意外贯穿,三峡集团从管理上创新,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研发并应用“地下洞室支护预警系统”。通过互联网及时查询各作业面支护进展情况,实时监控、自动预警,及时准确提示跟进支护,整个洞室群施工过程中没有发生大型塌方。
为确保围岩稳定,三峡集团还构建了地下洞室群全过程反馈分析与技术体系。依托行业专家和专业权威机构技术咨询,针对复杂地质条件和特大洞室开挖特点,按照“开挖一层、分析一层、预测一层、验收一层”的工作程序,动态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实现洞室群整体稳定。

向亚运会场馆提供100%绿电
全球12大水电站中,中国占有了5座,这5座均由三峡集团完成。12年内,三峡集团安装了单机容量7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86台(全球127台),占全球67.7%。
白鹤滩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四个水电梯级——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中的第二个梯级,是国家实施“西电东送”战略、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骨干工程,是构建长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在建规模最大的水电工程,电站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航运、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021年6月28日,首批机组正式发电,白鹤滩水电站投产发电后,将与三峡工程、葛洲坝工程、以及金沙江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一起,构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对改善能源结构、助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16台百万千瓦机组布置在左右两岸,将奔流的金沙江水转化为澎湃绿电,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6月23日,在浙江杭州,国家电网±800千伏钱塘江换流站双极高端系统顺利完成试运行。至此,我国“西电东送”重点工程——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正式全容量投产。
赶在此时投运的“电力高速路”可谓正当其时,它的最大输电能力达到800万千瓦,预计每年为浙江送来最高300亿千瓦时的优质水电。它不仅是场酷暑时节的“及时雨”,还将为浙江产业经济发展点亮一盏“长明灯”。
一度电从金沙江水流推动巨型水轮发电机的一刻诞生,将从四川大凉山的白鹤滩二期换流站出发,沿着白浙特高压旅经重庆、湖北、安徽,在四川宜宾岷江、重庆江津长江、湖北钟祥汉江、安徽池州长江经历四次大跨越,最终接入杭州临平区的钱塘江换流站,汇入浙江电网、流进千家万户。
“9月23日,杭州亚运会将举办,而白鹤滩水电站可以实现向亚运会现场提供100%绿电。”白鹤滩电厂副厂长李利华介绍说。
白鹤滩建设部副主任康永林介绍,白鹤滩水电站单台机组高达50米,重达8000多吨。每台机组额定功率可以给六台“辽宁舰”提供动力,它运转一个小时发出100万度电,可以满足一家人400年的用电。
大机组也带来巨大的减排效益。白鹤滩水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约624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96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16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17万吨。
百万千瓦机组运行十分稳定,在机组顶盖上甚至可以将硬币竖立起来。白鹤滩机组每秒可转111圈,但整体摆动程度比一根头发丝还小。
机组稳定运行,源自中国水电人的接力求索,源自我国水电重大装备设计制造水平的进步,也源自白鹤滩建设者对精品质量的不懈追求。
放眼全球,百万千瓦机组还没有先例,是中国“智造”引领世界水电进入百万千瓦时代。
三峡工程建设之前,我国水电机组的设计制造水平停留在30万千瓦。无论是机组容量,还是机组本身的品质,都远远落后国际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到三峡工程左岸70万千瓦机组研制阶段,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较发达国家落后至少30年。
当时,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三峡集团改制前)联合央企开展70万千瓦机组科技攻关。经过奋起直追,国产70万千瓦机组很快在三峡右岸电站初露锋芒,具备和发达国家同台竞技的能力。
三峡工程建设之后,三峡集团转战金沙江,国产化机组设计制造水平不断刷新纪录。溪洛渡水电站77万千瓦机组,向家坝水电站80万千瓦机组成功投产,国产机组距离100万千瓦的梦想越来越近。
康永林介绍说,2022年12月20日,白鹤滩右岸地下厂的9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代表着白鹤滩16台百万千瓦机组发电,同时代表着长江流域清洁能源走廊正式建成,代表着清洁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7169.5万千瓦时,一年可以发3000亿度绿电,相当于节约9045万吨标准煤,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24840万吨,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出积极作用。
百万千瓦机组背后,代表着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全面研发与应用,是中国“智造”在水电重大装备全产业链的全面提升。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跨越1800公里,形成总库容919亿立方米的梯级水库群和战略性淡水资源库,其中防洪库容376亿立方米,占2022年长江流域纳入联合调度范围水库总防洪库容的53%以上,对保障长江流域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和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实现一步跨越30年
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四座电站库区山高水急,古人在此留下“金沙自古不通舟,水急天高一望愁”的千古叹息,英雄的红军却冒着枪林弹雨在这里书写了渡江北上的传奇。
移民工作者发扬“六千精神”,移民群众舍小家顾大家、艰苦奋斗,深山峡谷变高峡平湖,库区面貌破茧蝶变。
金沙江下游库区各县区在水电开发前,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自然条件以及资源匮乏等先天原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四座水电站库区的国家级贫困县就有15个。通过水电站建设和移民搬迁安置,这些县区实现了一步跨越30年。
三峡移民办副主任刘灿介绍说,移民搬迁后库区城镇化率跨越式提升,基本上每建一个大型移民安置点,就相当于再建了一个新城镇。如白鹤滩水电站,据统计,选择在县城规划区和集镇内安置的移民达7.5万人,约占移民总数的74%,安置后将显著提高当地的城镇化水平,库区城镇化率提高约15%。
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四座电站复建等级公路超1000公里,复建和补助跨金沙江大桥10座,码头渡口142个等。库区教育、医疗等公益性设施全部按照国家标准规划建设,迁(扩)建学校幼儿园149所、医疗卫生单位113所,淹没前的原有功能不仅得到恢复,更是实现了跨越式提升。
白鹤滩水电站,搬迁前库区移民住房54%为土混和土木结构房屋,而在安置点,原先低矮的土房、砖房成为“过去时”。
让库区移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更离不开移民办的这些人,他们风雨兼程,与地方政府一起,推进白鹤滩水电站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将很多“不可能”变为现实。
三峡移民办副处长郑洪春是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博士毕业生,四川西昌人,2015年来到白鹤滩,来到移民办工作,来到这里后,他负责白鹤滩四川侧移民搬迁安置工作35个安置点、5个县的移民安置工作。
郑洪春是凉山州西昌人,他自己也没想到读到了博士,又回到了大凉山,一年出差经过西昌十几次,也回不去家,参与移民工作8年来,经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但是想到自己参与了移民工程这项工作,他觉得很光荣。
郑洪春说,在三峡移民办工作岗位上的人,一年300多天工作时间是常态。水电移民工作被称为三峡“天下第一难”,不仅要克服金沙江边干热河谷特有的蚊虫叮咬,有时山高路险,还会遇到生命危险。
郑洪春的师弟、来自四川大学硕士毕业的马力说,“我们就是把家安在了行李箱里。”
2019年,马力来到三峡移民办地灾防治部工作,在房屋地质灾害巡查时,会经常遇到高山峡谷,地势陡峻,有一次爬坡,差点遇到生命危险,幸好及时被同事拉住手。
这样的故事和人物,在三峡移民办还有很多,他们投身水电移民工作,他们走遍千山万水、排除千难万险、帮扶千家万户,展示中央企业的责任担当。
从“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到兴建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再到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发电,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建设跨越半个多世纪,不仅实现了中国水电从“跟跑”“并跑”再到“领跑”世界的历史性跨越,更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精彩缩影,它为世界江河治理与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谱写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