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咨询热线;15030958587 

  • 付工水利 质量第一
  • 付工水利 质量第一
  • 付工水利,质量第一
  • 付工水利  质量第一
  • 付工水利质量第一
  • 付工水利  质量第一
全站信息检索: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新闻动态

广西“国字号”重大水利工程踏访系列报道⑨|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水到渠成 增产富农

作者:  来源:   更新时间:2024-04-16  阅读数:38

广西日报版面

4月6日,在来宾市兴宾区大湾镇那谷村委,3500亩水田一眼望不到边。得益于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以下简称“桂中治旱工程”)的稳定供水,田里已泡满水,波光粼粼,宛如一面面镜子映照着蓝天白云。一台台农机欢快地在田间穿行,耙地、犁地……在机器的驱动下,泥浪翻滚,清新的泥土气息扑鼻而来。田野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人期待着丰收的季节。

摄制:来宾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明三

2023年初,桂中治旱工程实现干渠通水,使灌区内27万多亩农田春耕播种平均提前一个月,双季稻、秋播冬种得到充足保障,农田利用率提升约20%。

工程通水一年后,记者来到来宾市兴宾区,探访工程在保障农业生产、扩大灌溉面积等方面产生的综合效益。

兴宾区小平阳镇青岭村石狗水库早蓄满水。

“只有在4月完成插秧,才能保证一年种两季水稻。过去我们要等来雨季第一场透雨才能播种,如果遇上干旱,到5月才下雨,晚稻就难以保证,收成将大大减少。”大湾镇农业农村中心干部周惠献道出以前“靠天吃饭”的无奈。自从去年桂中治旱工程实现通水后,村民们吃下“定心丸”,大家3月就开始泡田,清明节前后基本播种完毕,在保障一年两季水稻之余,还能开展冬季作物种植,每亩地能增收300—400元。

据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建设管理局(以下简称“乐滩建管局”)局长罗胜奇介绍,经过冬季渠道清淤检修及建设施工,工程于2月3日恢复通水,灌区内12座中小型水库已经全部蓄满水。恢复通水以来,工程累计供水约8400万立方米,为灌区春耕备耕及群众用水提供了有力保障。

桂中治旱工程正全力推进田间工程建设,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图为田间工程(斗渠工程)施工现场。

目前该局正按照“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利用好”的要求,探索建立灌区现代化管理体系,构建“大水调”机制,提高一体化调水效益。目前主体工程通水灌溉面积约81万亩,其中灌溉水稻约28万亩、甘蔗约45万亩、其他农作物约8万亩,保障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提高。灌区已建成“都满晚稻”“大湾富硒稻”等6个地方特色粮食生产基地、4个万亩粮食生产示范区和2个区域水稻产业中心,推动粮食亩产增加100—150公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兴宾区陶邓乡五同村依托桂中治旱水源开展耙田作业。

水源的稳定供应,对农业生产的保障作用可谓立竿见影。桂中治旱工程实现干渠通水后,如何引水到田,持续扩大灌溉面积,成了利用好工程的“后半篇”文章。

来到兴宾区迁江镇乐英村的桂中治旱工程石陵主干渠乐英段,记者看到汩汩清水正顺着田间的灌溉渠流进农田。

“干渠通水后,关键要让农作物‘喝’上水。”乐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中山说,村里有一条2000多米长的思英渠,是灌溉全村良田的“主动脉”之一,去年桂中治旱工程通水后,村里与乐滩建管局联系开设斗口,由村民主动投工投劳,疏通思英渠并与工程干渠连通,当年3月底就灌溉了村里3200多亩田地,还使部分撂荒地达到了耕种条件。

“当前,我们正在大力推进桂中治旱工程田间工程建设,解决桂中旱片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开设斗口、开建斗渠、连通原有水渠等方式,将水源引入田间地头,尽快实现128万亩的灌溉面积目标,不断扩大工程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乐滩建管局运行调度科负责人劳齐乐说。

罗胜奇告诉记者,为确保田间工程能够最大化扩大灌溉面积,来宾市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建设模式、资金保障、引导群众让地等工作,针对关键问题给予协调保障。市财政局在资金方面想方设法给予保障;市水利局为工程报建、备案等工作简化流程、专门办理;市农业农村局、糖业局全力支持配合田间工程与高标准农田、双高基地的连通建设。截至目前,一期田间工程已实现具备开工条件渠道71条,实际开工48条,完工29条,累计完成渠系建设约49公里,完成投资5045万元。

■新闻链接

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概况

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是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完成投资56.7亿元。2023年初,灌区594公里骨干渠系建成通水,覆盖来宾市兴宾区、忻城县、合山市和南宁市宾阳县4个县(区)25个乡镇,为灌区内150多万人解决生活用水及灌溉问题,使“旱田”变“富田”,桂中旱区告别了“靠天吃饭”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