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咨询热线;15030958587 

  • 付工水利 质量第一
  • 付工水利 质量第一
  • 付工水利,质量第一
  • 付工水利  质量第一
  • 付工水利质量第一
  • 付工水利  质量第一
全站信息检索: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新闻动态

两个80后水利工程师 为什么辞掉年薪20万的工作 在城西开小店磨豆腐?

作者:  来源:   更新时间:2015-06-05  阅读数:2118

    熊猫豆腐

    昨天是“熊猫豆腐”正式开张第三天。早上七点,小吴和小潘分别从城东和滨江赶到位于城西萍水街的店里,换上工作服,开始磨豆腐。

    小店夹在一家沙县小吃和一家奶茶店之间,门面很小,内部狭长,前半间店,后半间厂,中间玻璃移门隔开。

    磨豆腐的机器是一台电动青石石磨,直径两尺,700多斤,淘宝上花6000多从山东买来,物流运到杭州,小货车送到城西,4个男人吭哧吭哧抬到店里。石磨还有一台,因为刚开张产量小,暂时闲置。

    黄豆已经泡好,前一天晚7点到现在正好12小时。水经过了净水机过滤,一根细管连到石磨上方。

    黄豆和水经过漏斗,从石磨上方进料口进入,电机驱动石磨旋转,白花花浆状豆泥从磨盘缝隙涌出,堆积多了,小吴就用小铲铲进下面桶里。

    浆状豆泥又经筛震机过滤,舀去浮在上方的大量泡沫,加热煮沸。一时屋内热气升腾,豆香四溢。

    纱布又过滤两遍,再一次舀去浮在上方的大量泡沫,就到了整个流程最关键的一步,卤水点豆腐。

    这步一般都由主管技术的小潘完成。他一边把兑好的卤水倒出一条细线,一边手臂不停摇动画圈,让卤汁和豆汁尽量均匀接触,两汁交融处,乳黄色豆花泛起。点卤时间不过半分钟却最见功力,当初小潘跟豆腐师傅陈加本学艺,为练这一手花的时间最长。

    约15分钟,豆花成形。舀出,纱布兜起、过滤、扎牢,放进一个四方形木匣内,上压一块阴刻了熊猫图案的木板,再压重物上去(小潘压上去的是大只盛满水的不锈钢桶),于是柔软松散的豆花在重物挤压和木匣裹挟的双重加持下,挤出大量水分,逐渐固化成一个整体。

    十分钟后,摘掉木匣,解开纱布,一整扇豆腐用刀划成比手掌略大的正方形小块,摆在前台出售。

    我知道这家豆腐小店,还是因为曹阿姨。

    曹阿姨住政苑小区,前天从城西银泰回来,发现萍水街丰潭路口西南角杭州联合银行边上,新开一家豆腐小店,里面两个腼腆年轻人。曹阿姨跟他们聊过发现,两个小伙子居然都是大学生,毕业工作多年,放弃了20万年薪的工作,出来创业做豆腐。

    曹阿姨回到家就给快报85100000热线打来电话。

    “我家里有小孙子,为给小孙子买到健康食品,真是头脑都快炸了。新闻常常看到,这个东西有问题不能买,那个东西有问题不能买,特别是有了第三代,哎呀,去买个鸡蛋都很烦恼,要去进口超市挑最贵的买,就想买个安全放心。他们两个大学生也真是不容易,我是很感动的,就买了两块豆腐支持他们一下……”

    昨天也是我人生第一次亲眼目睹一颗颗黄豆如何变成一块块豆腐。整个过程虽然加进许多现代元素,但基本再现了两千多年传统的中国古老盐卤豆腐的制作过程。 小吴叫吴能锋,老家新昌,生于81年。小潘叫潘根孝,老家浦江,生于85年。

小潘毕业于浙大,小吴保送上的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两人学的都是水利设计专业,毕业后先后进了杭州一家水利设计院工作,成为同事好友。闲林水库工程,当年他们就是同时参与了设计。

    两人都是农村家庭出身,和很多留杭打拼的年轻人一样,学有所成找个稳定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出差加班,结婚生子,凑首付按揭买房,小吴前年有了女儿,小潘去年有的儿子。前年两人同时应聘进滨江一家水利设计研究院,分别担任设计一所和二所副所长,手下七八个人,年薪差不多都有20万,也算事业小成,在杭州正式扎根立脚。

    去年7月初,小潘照例坐地铁去滨江上班,当天的地铁报《城报》上,刊登了一条很小的消息,全文130多字。

    IT男辞职卖豆腐每天白送2000元

    近日在大连,卖豆腐的摊主老张打出“每斤10元”的高价,但来他这里买豆腐的人却络绎不绝,因为他不仅允许顾客先尝后买,还赠送他们10元红包。老张之前做IT,后来发现豆腐作坊很脏,便辞职卖良心豆腐。目前他每天几乎白送2000元。

    小潘把这张报纸收了起来,拿到单位给小吴看。小吴马上明白小潘用意,两人之前都有过创业的想法,经常天马行空闲聊。

    但毕竟不是刚刚毕业那时候,如今有了事业积累,有了老婆孩子,有了房子按揭,再去折腾成本要大很多,搞不好伤筋动骨。

    光说服他们自己就花了两个多月,把辞职创业的利弊一项一项列在纸上,打钩打叉左右权衡。

    去年9月,两人因为小水电站项目同去云南出差,任务完成在宾馆聊到凌晨3点,5点爬起来赶到机场,在飞回杭州的班机上,事情就这么定了。回到杭州第二天,小潘当了爸爸。

    然后,又花了几个月说服亲人。两人约好,只要各自老婆坚决且一直反对,就不再强行坚持,毕竟男人到了这个时候,不能只为自己活着。

    小吴老婆是第一个通过的,她在一家IT公司上班,工资虽然不高,但她让小吴放心去干,就算做不成,她一个人的工资省着点用也够一家人生活。

    小潘老婆在事业单位,因为刚刚生过孩子,小潘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跟她讲的。老婆起初很忧虑,毕竟刚买的房孩子又小,后来见他实在扑心扑肝,最终也点头同意。

    小潘父母在老家务农,小吴父母是在村里开间小店。过年回家,两人同时给各自父母买了同样礼物,给爸爸的都是一瓶五粮液,给妈妈的都是一个自动洗脚盆。两样都花了不少钱。小吴说,当时他俩是这么想的,如果创业失败没了经济来源,下一次再尽孝心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农村人都知道做豆腐是件很苦很累的事,他们老人并不能理解儿子说的“健康产业”和“互联网思维”,也搞不明白为什么放着工程师不做一心要做豆腐,但最后,也都表态支持。

    过完年小吴要回杭州,临出门妈妈跟他说,你想试就去试试吧,以后少惦记家里的事,我和你爸年纪大了帮不了什么忙,不过也不会拉你后腿。

    小吴说他当时转过身,眼泪就掉下来了。

    小吴回到杭州,开始创业准备。他每天去浣纱路的杭州老图书馆,一坐一整天,用那里的环境和免费Wi-Fi,上网查资料,写可行性报告和商业计划书。

    小潘过完年没有直接回杭,他的分工是攻克豆腐技术。找到了高中同学的爸爸、相邻的寺前村最有名的豆腐师傅陈加本,拜师学习全套盐卤豆腐制作手艺。

一个半月后,两人在杭州会合,一起凑了各自积蓄十万多元,跑遍全城找店面,终于在城西租下这间,自己设计装修,买机器调试,用了500斤黄豆反复试验。

    店名取“熊猫豆腐”,意为珍贵。市面上也不会有人像他们这样,只用家乡原生态黄豆,用净水机过滤自来水,用石磨磨,用卤水点,用最麻烦、产量最小的方式,慢功细活现做现卖,还专为豆腐开个门店了吧?

    在门面“熊猫豆腐”店名下面,是一句广告语:只为健康而生。创意来自小米手机的“只为发烧而生”。这两天每一个进店的客人,都会听到小吴或小潘讲的一句话:我们不是卖豆腐的,我们是卖健康的。

    开店之前,小吴找到杭州一家豆制品厂,跟人家自我介绍然后说想进去参观学习,被果断拒之门外。回来后他和小潘商量,以后不管开多少家店,制作间必须全是玻璃,透明公开。

    小吴至今非常遗憾,资金太紧店面太小,制作间只能放在里面。如果有钱租个稍大的门面,他一定会把做豆腐的所有机器摆在最显眼的地方,让所有过路人都能亲眼看着,一粒粒黄豆,经过了怎样的一个个步骤,最后成了一块块最传统的卤水豆腐。

    现在他们想了个补救办法,一是谁想进去看,都能隔着玻璃看,二是大门口装个小米电视,全部视频现场直播。

    正式开业前三天试营业,豆腐全部免费送免费尝,每天门前都排起长队。

    正式营业三天下来,营业额却不尽如人意。最差的是昨天,只卖出十几块豆腐,共收入80多块钱——应该和他们的豆腐价格比菜场贵一倍多相关。

    不过小吴和小潘说,他们肯定会坚持,因为相信人们最终会体会到他们的诚心,相信他们的品质,人们也会渐渐习惯,从3块钱买一块豆腐,到愿意花8块钱买一块看得见信得过的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