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项水利工程增进民生福祉,一个个水闸守护一方平安,一道道沟渠带来汩汩清泉……刚刚过去的9月是第46个全国“质量月”,全市水利系统按照质量强国和质量强省建设战略部署要求,以“增强质量意识 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开展水利工程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营造人人关心质量、重视质量、追求质量、创造质量、享受质量的行业环境,健全大质量工作机制,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以实干实绩践行“水利民生”的初心使命。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厦门属于严重缺水地区,全市多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239立方米,不足全省平均数的10%,水资源“先天不足”。
为破解“水瓶颈”难题,我市坚持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力以赴做好水利建设质量管理工作。2021年和2022年,厦门连续两年获全省水利工程质量考核A级第一名,扎实推动厦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1
完善顶层设计 把握质量管理“棋眼”
“2023年,形成完善的项目法人(代建单位)管理体系和健全的政府部门监管机制,实现水利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成效显著提高。”
“2024年,形成通过智能化手段对水利建设项目和建设经营主体实施监管,基本实现水利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5年,全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建成一定数量的优质水利项目,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水利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今年,我市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利工程高质量建设的实施细则(2023~2025年)》,一个个具体目标,为切实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提供了明确指引。
如何保障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我市强化顶层设计,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在推动工程建设过程中,始终把握质量管理这个“棋眼”。
我市落实水利建设质量终身责任制,明确水利建设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制内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及其质量责任和实施方式,并在工程所在地设置标牌,公示质量责任主体和主要责任人。此外,我市水利工程建设监管明确市区两级质量监督责任,按照初步设计方案“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执行。
为了强化项目法人履职能力管理措施,厦门市水利局先后出台文件,对项目法人组建和履职提出相关意见,落实质量责任,强化质量监管,推进我市水利工程高质量建设,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2
创新管理方式 推动高质量发展
站在海沧霞飞桥上,微风扑面、碧波荡漾。曾经,这片水域让市民“躲着走”,如今却是周围群众休闲的好去处。
这得益于新阳主排洪渠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设。在工程监管过程中,厦门市水利局创新管理方式,与厦门市、区建设工程质安站及市政园林绿化监督站组成联合监督组,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主动服务、提前介入,积极协调各方推进工程。
今年,为加快补齐水利建设短板,厦门市水利局开展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制定了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排查整治方案。针对项目主要参建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检查,按照问题清单建立问题整改销号台账,实现闭环管理,提升项目质量管理水平,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机制和激励约束措施。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引领,厦门市水利局以设计水平、市场监管、质量管理、工程验收和监督检查为重点,不断提升支撑保障监管能力,持续推动水利建设高质量发展。
厦门对不同信用类别的企业采取差异化监管和激励措施,强化信用评价成果在工程招投标的应用,促进经营主体履约履责,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建设,增强监管的靶向性和精准性,有效提升监管效能。2019年以来,厦门市水利局对10家单位记录信用监管不良行为信息并予以信用扣分,强化了信用约束的监管威慑力。2022-2023年度未做出因质量问题进行的行政处罚决定。
3
数字化赋能 管水治水更智慧
当水利建设与数字化碰撞,会产生什么火花呢?
厦门创新“互联网+监管”体系,深化和完善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开展工地一体化监控试点,要求重点水利项目根据工程特点,在大坝、水闸、脚手架、深基坑、高边坡等重点施工区域和部位安装视频监控,实现“现场可视、指令可达、运行可控”, 指导工程科学管理,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在厦门本岛埔仔原水枢纽改造工程现场,我市开展工地一体化监控试点,可以实时查看施工现场的降雨量、风速、温度、湿度、噪声、PM2.5、PM10等数据,指导工程科学管理,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我市还试点推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水利项目应用。具体来看,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厦门把BIM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勘测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全生命周期中。
北溪引水主干渠改造工程(马銮湾新城段)是首个尝试BIM技术的项目。厦门市水利局表示,BIM技术优化了施工组织设计,通过三维可视化施工模拟动画及技术交底,促进项目施工质量的提升。
此外,我市在马銮湾新城雨洪生态补水工程顶管施工中采用BIM技术,实现施工全过程监管,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在环东海域滨海旅游浪漫线(下潭尾段)岸线整治及湾区排洪截污工程的内湾水闸运用BIM技术,实时模拟河道环境及纳、退潮情况,演示水动力循环,进一步提高湾区水体调度,大幅度提升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在杏林湾生态环境提升一期工程清淤过程中,应用BIM技术,通过建模结合数字孪生系统展示从水上作业到体育岛生产流水作业过程。
厦门积极引导水利企业加大质量技术创新投入,推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研发应用,组织质量攻关活动,促进水利工程质量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今年5月,厦门市水利局在浦声水闸工程开展数字孪生设计试点工作。
4
强化党建引领 加装红色引擎
项目建在哪里,党旗就飘扬在哪里。为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建工作举旗定向的政治引领作用,深入推进水利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市水利局持续指导开展“党建进工地”活动,进一步探索巩固党建与生产“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双丰收”,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在一个个水利工程项目现场高高飘扬。
在开展“党建进工地”试点工作中,厦门市水利局还探索形成一系列颇具特色的经验做法。其间,厦门市水利局结合工作实际,指导工程代建单位牵头项目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党员组建工地临时党支部,局机关相关党支部等注重以联席会形式与工地临时党支部开展党建联建,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厦门水利工程工地特色的“理论联学、实践联动、质量联控、安全联防、文明联创、服务联办”工地党建联建工作模式。
紧贴项目建设这一重点目标,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项目前期审批、征地拆迁、质量控制、项目验收等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头雁引领效应,带领参建各方集思广益、敢打敢拼,把责任扛在肩上,把难题破解在一线,推进项目建设。
“党建进工地”有效推进了党建与水利工程建设业务等工作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强党建、促业务,提质量、促发展,解难题、办实事”的工作目标。
【亮点】
2023年重点项目
浦声水闸
浦声水闸建设地址位于同安区东西溪浦声支流下游段,苏颂大道(S209)和沈海高速之间,距离入海口处约1.2千米。该工程由拦河闸、配套管理区和埭头溪水系连通管道组成。闸室上游采用铺盖,下游消能防冲采用下挖式消力池消能,工程总投资16034.06万元。新建水闸后可新增2.3千米的水生态受益河段,增加约600万立方米的河道库容,能使浦声支流3.6千米河段保持较高水位,形成稳定的水景观效果,改善东西溪水生态,有利于打造东西溪生态廊道,可有效提升同安城区水位,呈现“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美景。
杏林湾生态环境整治提升一期工程
杏林湾生态环境整治提升一期工程位于集美新城,是2023年省、市重点项目。杏林湾总库容2400万立方米,水域面积6.9平方千米,岸线长20千米,整个湖区包含8个岛屿,既是水库、城市景观湖,也是省级重要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将对约2.2平方千米水域面积进行清淤疏浚,施工以环保绞吸为主、辅以水陆挖机,清淤疏浚总量约313万立方米,以削减内源性污染,使水质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该工程已于2023年3月30日正式开工,工期为28个月,预计2025年7月完工。
厦门埔仔原水枢纽改造工程
由厦门市政水务原水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承建的厦门埔仔原水枢纽改造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在原有地块内新建3#泵房、配电室、机修车间及仓库、综合楼、新增双回10kV进线电缆等,新建的埔仔3#泵房总供水规模为60万吨/天,其中常供30万吨/天,应急备用能力30万吨/天。总用地面积约25117平方米,工程总投资为9565万元。该工程目前已完成配电室、机修车间及仓库建设并通过提前投入使用验收;3#泵房建设已完成,进行机组联动调试工作;综合楼地基已开挖。
【点击】
精品工程
福建龙津溪引水工程C2标
福建龙津溪引水工程是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的先行工程,主要建设任务是为厦门市供水。该工程于2012年6月开工,建设过程坚持质量优先、鼓励技术创新,获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解决多项工程难题。2017年8月,工程通过下闸蓄水验收暨引水隧洞通水验收,投入试运行;2021年11月,该工程标段荣获福建省“闽水杯”水利优质工程(金奖)。
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
C4标
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以下简称“枋洋工程”)是厦漳两市依托九龙江流域实现跨区域、跨流域配置水资源的重要工程,是全国172个重大节水供水水利项目之一。枋洋工程C4标为枋洋工程主体上存大坝的建设工作,水库总库容1.23亿立方米,为大(2)型水库。该工程于2014年4月开工建设,2015年10月实现大江截流,2020年3月通过下闸蓄水验收开始蓄水。2021年11月,枋洋工程C4标荣获福建省“闽水杯”水利优质工程(银奖)。
石浔水闸改建工程
新建的石浔水闸是一座兼具排洪挡潮、农业灌溉、交通、城市景观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闸,规模为厦门第二大,闸址选择在原石浔水闸上游约170米处。工程于2016年3月1日正式开工,于2019年4月15日通过完工验收。旧石浔水闸于2020年4月17日开始拆除,4月29日通过拆除验收,2022年8月12日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于2022年12月获得2022年度福建省“闽水杯”水利优质工程金奖。
环东海域新城埭头溪
(下游段)综合治理工程
环东海域新城埭头溪(下游段)综合治理工程从河道、管网、生态、人文、景观以及智慧调度等方面对区域水环境系统进行了全面梳理,主要工程内容包含河道重塑、截流工程、补水工程、景观提升工程以及智慧水务。经过综合治理,埭头溪现状水质不存在黑臭现象,近期水质检测氨氮及总磷稳定达到地表Ⅳ类水,水质达到地表水功能区划目标要求(地表水V类水质标准)。该工程作为2022年全省两个代表工程之一,接受水利部质量考核,是全国唯一现场考评满分项目,为我省获全国A级第五名的历史最好成绩做出贡献。
(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 通讯员 喻林峰 记者 张奇辉)